鋰離子電池因其高容量和長壽命而廣受歡迎。然而,潛在的安全問題和回收難題限制了其進一步的發展。近年來,水性鋅離子電池(ZIBs)因其易于組裝、環保、安全等特點而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儲能設備。特別是,ZIBs具有高理論比容量(5855mAh/cm2,820mAh/g)和低氧化還原電位(-0.762V vs.標準氫電極,SHE)的優勢。然而,提高庫侖效率(CE)和循環穩定性仍是一個挑戰,這與鋅枝晶的形成、析氫和其他副反應有關。鋅枝晶的形成主要是由局部不均勻電流密度和“尖端效應”引起的。氫氣沉淀和副反應反過來又加劇了短路的風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策略,如修改電解質成分,設計三維電極結構和設計鋅陽極表面。其中,表面改性因其操作簡便和效果顯著而備受關注。已成功開發出多種涂層材料,包括碳基涂層(石墨烯,碳納米管和碳球),金屬及合金涂層(Se,Sn),無機鹽涂層(ZnF2,BaTiO3)以及聚合物涂層(PDA,l-半胱氨酸)。
鋅沉積包括鋅離子從水合結構中分離,通過獲得電子的成核以及隨后的生長。這種沉積與界面雙電層(EDL)結構有關,分別對應于外亥姆霍茲平面(OHP)和內亥姆霍茲平面(IHP)的反應過程。為了實現均勻的鋅沉積,調節EDL結構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單組分涂層材料中,同時調制OHP和IHP不易實現。在這方面,復合涂層表現出更多優勢,并在能量轉換方面得到了重要應用。對于鋅陽極表面改性,復合層能有效抑制水分子和陰離子與鋅陽極的副反應。其他功能層的存在進一步提高了離子電導率。其他復合層,如纖維素納米須-石墨烯(CNG)、PVDF-MOFs、BaTiO3/P(VDF-TrFE)等也已被制備和研究。盡管報道的復合涂層集成了各個組分的優點,但從結構的角度看,這些復合涂層只考慮了優化OHP或IHP。
近期,東北大學劉延國/孫宏宇團隊、哈佛大學羅蘭研究所通過化學混合法,成功制備了一種用于水鋅離子電池的新型無機-金屬復合涂層,在鋅陽極/電解質界面上具有優化的雙電層結構。
該復合涂層由Cu和氧化鋅(ZnO)組成,能有效促進離子去溶劑化,降低成核過電位,并抑制二維擴散。此外,該復合涂層還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夠抑制枝晶生長、析氫腐蝕和副產物的產生。經該復合涂層修飾的鋅陽極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對稱電池能夠在1mA/cm2和1mAh/cm2下循環1480小時,過電位約為34mV。即使在3mA/cm2的高電流密度下,對稱電池的循環壽命也可達1000小時。因此,本研究操作簡單、成本低、重現性高、且易于批量生產,為設計ZIBs的高性能陽極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鋅陽極的電化學可逆性和穩定性 鋅陽極的電化學可逆性和穩定性。(a)裸鋅、Zn@ZnO、Zn@Cu和Zn@CZ的對稱電池在1mA/cm2和和1mAh/cm2下的循環性能以及(b)所選循環的電壓-時間曲線;(c)裸鋅、Zn@ZnO、Zn@Cu和Zn@CZ的對稱電池在3mA/cm2和1 mAh/cm2下的電化學性能;(d)裸鋅、Zn@ZnO、Zn@Cu和Zn@CZ對稱電池在固定容量為1mah/cm2時的速率性能;循環后(e)裸鋅、(f)Zn@Cu、(g)Zn@ZnO、(h)Zn@CZ電極的SEM圖像(所有電化學測量至少重復三個批次)。
沉積示意圖
數據來源與出處 相關研究成果以“Inorganic-metal hybrid coating for stabilizing and regulating aqueous zinc anodes”為標題發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