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個高鹽、高礦化度礦井水水域漂浮電站在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寧東電廠3×5.98兆瓦漂浮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竣工移交。
該項目位于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利用礦井疏干水聚集湖的湖面進行建設,總裝機容量17.94兆瓦,占湖面面積300畝,項目投產后平均每年可提供約2506.8萬千瓦時的綠色電能。
據了解,馬家灘鎮位于毛烏素沙地邊緣,氣候干旱少雨,煤炭資源豐富,煤炭開采中排出的礦井水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這一水域是煤礦排放的高鹽尾水,腐蝕性離子濃度高,對此,該項目光伏大型漂浮方陣的浮體材料和結構均選擇高強度、高耐腐蝕的材料,可以有效抵御侵蝕。
項目按照“就近接入,就近消納”的原則,采取“自發自用”運營模式,光伏組件通過逆變升壓后接入電廠10千伏廠用配電系統,年節約廠用電0.14%。
項目投產后,平均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643.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1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4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4.5噸。
該項目把閑置礦井水水域與新能源發展有機結合,利用礦井疏干水聚集湖的湖域建設,實現土地的空間集約利用,最大程度放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項目開辟了光伏建設場景新思路,對礦井水水域漂浮電站建設發展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據悉,該項目于今年3月22日開工建設,靜態總投資7383萬元,單位千瓦靜態投資4095.51元/千瓦,歷時3個月建成。
隨著水面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其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相較于地面光伏電站,水面光伏電站的現場環境通常具有高濕、鹽霧、陣風有浪的特點,因此水面光伏電站對設備的耐候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品質的要求。對此,陽光水面光伏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依據項目環境量身定制漂浮系統解決方案,使發電量高,更安全可靠。
因地制宜 科學設計
國能寧東電廠項目為國內首個礦井水水域漂浮電站,該水域存放煤礦排放的高鹽尾水,其腐蝕性離子濃度是普通淡水的數十倍。針對高鹽霧環境條件,陽光水面光伏技術團隊為其提供了漂浮系統解決方案。
>>>> 超高防腐等級,對抗鹽霧水域
針對高鹽霧環境條件,陽光水面光伏對浮體材料和結構進行系統性選型及優化,采用抗鹽霧環境浮體,有效抵抗鹽霧環境對材料的侵蝕作用,所用組件和支架均為耐腐蝕材料,通過金屬腐蝕速率計算,裕量設計,確保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相關材料滿足25年使用壽命需求。
>>>> 可靠錨固系統,不懼惡劣環境
考慮水質高腐蝕性,技術團隊定制錨固系統方案,選擇高強度高耐腐蝕的錨固系統材料,確保其具有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
>>>> “一地一策”,破解地形難題
技術團隊充分考慮光伏場區地形變化大、西北地區高風速等特點,依據地形設置為大型漂浮方陣,并集中放置在深水區,保證系統安全,避免擱淺,另外大方陣也增加了運維便捷性,節約了用地面積和錨固成本,降低了總體成本。
攻堅克難 開拓創新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作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近年來,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寧夏光伏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此次陽光水面光伏和寧東電廠合作的水面光伏發電,為西北地區開發水上光伏,擴展新能源領域,具有先行先試的開拓性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