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號氣田水處理站外輸水溶解氧和腐蝕速率控減難題被攻克,普光氣田集輸系統采出水處理-回注環節防腐取得突破。
2019年,普光氣田回注井P11檢管作業,油管因嚴重腐蝕發生斷裂,水務分公司普光水務項目部按要求在1號水處理站外輸水緩沖罐現場掛片監測,結果碳鋼腐蝕速率平均0.5366 mm/a,腐蝕觸目驚心。
查找腐蝕原因刻不容緩!普光分公司組織專家會診,一致認為溶解氧含量高是造成腐蝕的直接原因。
水務分公司主動擔當,成立攻關小組,領導班子成員掛帥,帶領技術專家、水務研發中心技術人員前往普光水務項目部開展課題攻關。
現場開展投加亞硫酸鈉化學除氧、旋流除氧裝置物理除氧等現場試驗。
多次邀請四川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院校教授現場分析和指導。然而歷時數月,均沒有取得一錘定音、立竿見影的效果,1#站外輸水溶解氧和腐蝕速率高成為疑難問題,時刻困擾著普光氣田的現場操作、管理和科研人員。
抽絲剝繭尋“病因”
水務分公司轉換思路,開展分析化驗新方法攻關,先后建立了殘余雙氧水現場快速測試條測量方法、鈦鹽比色法化驗室精確測量方法,最終鎖定1號水處理站外輸水溶解氧和腐蝕速率高的關鍵原因為殘余雙氧水濃度高。
反復摸索配“解藥”
1號站來水硫化物含量高、變化快,水質非常復雜。利用雙氧水要將硫化物徹底除盡,保證水質達標,不可避免地造成殘余雙氧水存在,因此殘余雙氧水控減成了難啃的骨頭。
項目部依托蘇三寶博士帶領的博士后科研團隊,開展大量探索性室內評價實驗。最終發現:次氯酸鈉雖除硫效率較低,但能與氨氮等多種物質反應,不易殘留。
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兩級除硫加藥配方,一方面將剩余硫化物徹底氧化,另一方面去除氨氮,為水質深度處理提前打好基礎。
實踐應用看“成效”
好的方案,需要落到現場,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多家單位共同努力,發揚“苦干一百日”的精神,一起推動著“兩級除硫方案”快速實施。
普光污水站副站長韋小科看完方案后十分欣喜,立即到物資保障部料場找尋加藥泵、儲藥罐。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一臺1000 L/h的計量泵,加快了現場實施步伐。
普光水務項目部維修班在班長何本東帶領下,加班加點,完成了加藥設施安裝和管線連接。
1#氣田水處理站站長王偉強帶領運行班成員,積極學習兩級除硫工藝要點,主動完成加藥設施試車。2020年7月初,兩級除硫工藝在1號水處理站開始試運行,為解決殘余雙氧水問題邁出了關鍵一步。
精心呵護保運行
“新工藝就如新生兒,需要百般呵護,不斷指引其成長。”普光分公司多次組織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及時掌握試運行動態,剖析存在的問題,指明改進方向。
1號水處理站現場運行班組加強巡檢、加密化驗,盡最大努力將方案的關鍵參數落實到生產運行中去。水務分公司還現場安裝ORP在線監測儀,輔助第一段除硫劑雙氧水精細投加。
經過共同努力,1號水處理站濾后水殘余雙氧水平均值降低至45 毫克/升,處理時間只是原方案的70%,但能使殘余氧含量穩定在0-30 毫克/升的較低水平。
自此,殘余雙氧水難題基本被克服,后續投加少量亞硫酸鈉除氧和降低腐蝕速率水到渠成。末端除氧后,溶解氧指標控制在0.5以內,腐蝕速率控制在0.076以內。2020年9月實現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5.5%。截止到12月1號污水站達到95.9%以上,3號站推廣此成果后,水質達標率提升到90.9%,水質全面達標。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