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將近八成的大型電站電廠鍋爐水冷壁受到高溫腐蝕影響,嚴重危及鍋爐的正常安全運行,這一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近日,酒鋼宏晟電熱公司,此項攻關取得突破。該公司通過對鍋爐燃燒的煤粉質量,風粉輸送、混合、加熱、燃盡過程,進行全過程分析控制,為改善燃燒器運行狀況,進行上千次調整試驗后,成功改善爐膛燃燒狀況,有效減緩鍋爐高溫腐蝕問題,鍋爐燃燒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果。
宏晟電熱公司共有6臺350MW燃煤發電機組,機組長期保持高負荷運轉,鍋爐水冷壁高溫腐蝕問題尤為嚴峻,僅2017年,因高溫腐蝕導致非計劃停機就達7次,給電力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對此,該公司先后發起多次技術攻關、工藝改進、設備改造,但成效不明顯。今年,該公司發電二分廠抽調操作、工藝、技術、設備專業人員組成攻關團隊,再次攻克這個難題。
發電二分廠廠長陳平: "水冷壁高溫腐蝕主要是煤在燃燒過程中生成的硫化物造成的,除此之外就是設備和運行狀態導致的腐蝕,而我們的攻關就針對這幾個方面開展。"
在充分研判和分析后,攻關團隊決定從鍋爐水冷壁高溫腐蝕的機理研究開始,從鍋爐燃燒的源頭制粉系統入手,合理優化鍋爐煤粉、配風,提高鍋爐水冷壁壁面氧量。350MW機組鍋爐是一個長15米、寬13米、高65米相當于23層樓的龐然大物,僅制粉系統內部就包含磨煤機、分離器等多個設備,每臺設備涉及的參數繁多,其中的變量數以萬計,想要在其中尋找一個最佳點,難度可想而知。
攻關團隊對鍋爐煤粉細度、一次風調平、燃燒器配風、燃盡風比例、貼壁風調試和運行氧量等參數進行優化,開展燃燒調整現場試驗。他們連續6個月奮戰在鍋爐旁,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進行了上千次試驗,并跟蹤分析,最終“號準脈象”,攻關取得進展。
目前,我們在保證鍋爐運行效率不減、煤耗不增的基礎上,前后水冷壁的高溫腐蝕問題已基本解決,左右水冷壁的高溫腐蝕問題也得到有效控制。
區域鍋爐責工趙小兵表示,這一階段性成果正在該公司其他5臺350MW機組上推廣使用,預計年可節約費用及產生效益近億元。
“下一步,我們還將持續開展攻關,力爭得出更好、最優的試驗結果,使水冷壁高溫腐蝕現象得到徹底控制,進一步提升鍋爐運行水平,穩定鍋爐運行工況。”陳平表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