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合金是海洋工程重大裝備的關鍵支撐與結構材料,但在海洋復雜環境下,其運動部件面臨嚴峻的磨損與腐蝕挑戰。常規的有機防護涂料難以滿足動態載荷的部件強韌抗磨蝕需求,采用物理氣相沉積表面強化涂層材料,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近期,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的先進碳基薄膜技術團隊,聚焦具有優異力學、低摩擦潤滑、良好化學惰性的非晶碳基涂層材料體系,在金屬表面強化防護用PVD類石墨非晶碳(Graphite-like carbon, GLC)涂層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首先,針對磁控濺射GLC涂層與鋼材基體間結合力差的問題,團隊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金屬元素與碳的不同成鍵特征(J. Phys. Chem. C, 119 (2015) 6086,Thin Solid Films,607 (2016) 67),選擇Cr、Ti、W作為三種強膜基結合的金屬過渡層,對比研究了其對GLC涂層界面結構的催化行為和影響規律(ACS Appl. Mater. Interface 9 (2017) 41115)。發現,Cr、Ti、W過渡層均可導致界面處碳卷曲結構形成,誘導石墨化;但增加溫度,sp2結構反向溶解和Ti-C鍵強穩定性導致石墨化含量降低,而Cr、W過渡層則呈現高溫增加石墨化的催化功能。這不僅解釋了Cr/GLC涂層中獲得的導電耐腐蝕實驗現象(發明專利,201611030648.9,201410727479.9,Surf. Coat. Technol. 307(2016) 374),也提供了一種金屬催化非晶碳轉變特殊結構碳材料的制備新思路。
最近,從Cr/GLC涂層材料體系入手,為提高海水環境中涂層的強韌耐磨性和抗腐蝕性能,團隊進一步設計制備了不同調制周期、厚度比的復合結構涂層,并研究了其抗磨蝕性能的變化(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10 (2018) 13187, J. Mater. Sci. Technol. 34 (2018) 1273)。
研究發現,給定涂層總厚度時,減小調制周期,涂層的應力下降,硬度和韌性增加,耐磨蝕性能先增后降。其中,當調制周期為250nm時,涂層最大硬度達20.03±0.59GPa,韌性特征H3/E2為0.214。但是,過于減小調制周期,會導致涂層中頂層GLC厚度減小,進而由Mott-Schottky分析表明薄膜缺陷會增加,從而導致極化電阻減小,磨蝕性能變差。隨后,團隊提出了通過多層阻斷腐蝕擴散通道、頂層加厚,實現功能層的復合結構設計,并成功獲得了極化電阻大幅提高(1.1×107 cm2)、海水下磨損率低至2.3×10-8 mm3/Nm的優異抗磨蝕非晶碳復合涂層。結合復雜形狀均勻沉積技術,有關涂層材料已初步在船舶液壓馬達的活塞、挺桿等部件上開展涂覆改性應用評價。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項目(51522106)、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7YFB0702303)和浙江省重大招標項目(2017C01001)的支持。
▲圖1 Cr/GLC薄膜的截面TEM形貌和EELS結果
▲圖2 Cr、Ti、W三種金屬過渡層對GLC涂層界面結構的催化行為理論研究
▲圖3 經頂層優化的Cr/GLC復合涂層結構與優異抗磨蝕性能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金屬表面強化防護, PVD類石墨非晶碳涂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