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華為海洋)宣布第二代海底線路中繼器RPT 1660和第二代海底線路分支器BU 1650海試成功。第二代海纜中繼器和分支器都使用了鈦合金材質,體積小、重量輕、強度高,具有極強的抗壓能力和耐腐蝕性。
這次海試使用了母公司Global Marine Systems Ltd.(全球海事系統有限公司)的旗艦船Cable Innovator,于2014年11月在大西洋葡萄牙海域進行,為期30天,期間正逢極端惡劣的冬季天氣。
海試內容包括中繼器不帶鎧裝5100米水深測試、帶鎧裝1000米水深測試,以及分支器4000米水深測試。中繼器和分支器都采用高可靠性設計, 保證8000米水深的適應能力。
華為海洋邀請了海纜和中繼器設計領域的資深顧問Jerry Brown博士見證此次海試過程,并出具獨立的專家報告。“我很高興參與此次海試。”Jerry Brown表示,華為海洋的第二代中繼器和分支器用鈦合金制成, 具有堅實的機械構造,在海試中展示出易于施工的特點和優良的光電性能。
海底電纜(Undersea Cable)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用于電信傳輸。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海纜是光學、高壓電力、機械等多項高精尖端技術的復合體,要具有耐水壓、耐磨損、高強度、抗腐蝕、大長度等特點,制造技術要求高,難度大,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一項復雜的大型技術工程,海纜的設計、制造、施工的難度均遠遠地高于其它線纜產品。
“華為海洋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以滿足客戶希望在提高網絡容量、性能和可靠性的同時節省成本的需求。第二代中繼器和分支器是基于第一代產品的成功研制,是對華為海洋創新能力的證明。它們的商用意義已在業界得到證實。”華為海洋技術副總裁張世桂自豪地說。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