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是軍隊戰斗力構成的重要因素、制勝戰爭的重要基礎、軍隊建設水平的集中反映,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近些年來,中國不斷加強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建設,使得我國各種軍事裝備取得了長足發展。然而,各武器裝備因其服役環境的苛刻復雜和存儲條件的限制,使得腐蝕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軍事裝備保持長久運行需要攻克的難題。因此,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突破,軍事裝備的腐蝕防護也有了很多新方案。本次科技周活動,我們就跟大家介紹介紹那些“黑科技”。
在我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展示了ZTZ99A主戰坦克、ZTQ15輕型坦克、ZBD04A履帶式步兵戰車和裝甲指揮車、ZTD05A兩棲突擊車、ZBD03傘兵戰車等幾款履帶車型,從重到輕,伴隨著我軍戰士上天下海,時刻都有裝甲突擊力量可以依仗,體現了我軍全域作戰的新理念。
海軍裝備發展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各新型艦艇爭先登臺亮相,不斷吸引全球關注目光,不僅有航母的比拼,潛艇的較量,還有驅護艦、兩棲艦的同臺競技。
在多樣化作戰需求牽引、顛覆性科學技術推動以及經濟投入的支撐下,世界主要軍事強國正加快對空軍武器裝備的探索與發展,加大對現役裝備的升級改進,推動以作戰飛機、支援保障飛機、無人機、機載武器等為重點的現代化建設,使空軍裝備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軍事裝備的腐蝕可分為三大類:大氣腐蝕、海水腐蝕、在極端環境下的聯合腐蝕。
潮濕大氣腐蝕是軍事裝備最具普遍性的腐蝕。近海大氣則是沿海地區裝備腐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空氣中含鹽分多,大氣腐蝕尤為嚴重。
海水對金屬材料腐蝕是典型的電化學腐蝕,海水中的氯離子對氧化鈍化膜的穿透能力很強,裝備在海水中很易被腐蝕。例如海軍艦艇體腐蝕形態以點蝕或局部空蝕為主,海軍潛艇耐壓固殼頂部及同艙底部,局部潰瘍腐蝕比較嚴重。
除戰場環境外,軍事裝備在超高壓、超高溫、超低濕等惡劣服役環境下將會發生腐蝕破壞,還包括磨損嚴重的大風沙漠環境、腐蝕嚴重的鹽霧海洋環境、高原缺氧的低氣壓環境等條件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聯合腐蝕。如沿海和艦艇上的燃氣輪機及艦載飛機的渦輪發動機葉片等高溫部件上,容易沉積硫酸鹽或低熔點氧化物而引起熱腐蝕。
腐蝕造成海軍艦艇維修期長、新艦艇尚未服役即出現腐蝕等問題。由于受到海水及海面鹽霧的侵蝕,艦艇的甲板及艦體腐蝕嚴重,每年需涂幾次涂料進行防護。南海地區艦艇每次小修更換腐蝕的鋼板達1/3,中修換板率超過1/2,既增加了維修工作量,降低了航率,又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空軍的腐蝕問題也非常突出,由于腐蝕問題,曾造成某型飛機報廢。沿海部隊的一些飛機由于腐蝕產生裂紋,致使所有該型飛機停飛檢修,嚴重影響訓練和戰備任務。
渡海裝甲裝備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蝕,每次下水之后都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否則裝備就會因為腐蝕而破壞嚴重。
第二炮兵部隊有些導彈發射井高溫、潮濕,環境條件惡劣,彈體、發射架、控制設備、檢測設備等銹蝕嚴重,使導彈發射井由承擔戰備任務降級轉為訓練使用。
在沿海使用的某新型通信設備,僅使用1年多就因腐蝕而出現故障。沿海、沿島部隊軍械彈藥由于受潮、腐蝕,彈藥成批報廢,某些火炮炮彈在1年內就有近千噸報廢,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此外,隨著高新裝備不斷配備部隊,又出現了許多新的腐蝕問題,如導彈導航系統的電子元器件的腐蝕,信息系統的腐蝕等。
綜上所述,軍事裝備材質、結構及表面涂覆等防腐性能較低,人員技術水平不高,防腐措施不到位,會嚴重影響裝備的使用壽命及部隊的戰斗力,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兵者,國之大事。自古以來,軍事實力都是一個國家最需要重視的力量之一。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不僅取決于強悍的軍隊,更取決于精良的軍事裝備和先進的軍事技術。腐蝕一直以來都是軍事裝備保持長久運行需要攻克的難題,腐蝕引起直接損失不可小視,且它引起的間接損失更為嚴重,不僅包括造成裝備的停車停產、環境污染,甚至引起火災、爆炸等重大事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我國軍事裝備的現代化,解決裝備運行過程中防腐蝕、熱穩定性、長效安定性等技術難題,實現裝備長壽命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開發先進的防腐技術是保障武器裝備長壽命的前提,研發軍用新材料是新一代武器裝備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