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要求:每篇論文只允許導師修改3次,否則你將失去一作
2025-05-08 16:42:39
作者:募格學術 來源:募格學術
分享至:
研究生有自己的規則怪談,這可能就寫在課題組的要求里......工作日時間為周一至周六早上8:00-12:00,下午2:00-10:00,嚴格打卡,組會是每周日下午2:00-6:00。研究生期間沒有周六周末。寒假期間按照法定春節假期放假一周,暑假期間同樣放假一周時間,具體放假目期自行決定。如果發表了1篇SC1論文,可放假3天,如果沒有,就請在實驗室努力。● 資本家看了都落淚,寫完才給3天假
● 是發表,不是寫完
● 不能說少見吧,只是一般沒寫的這么明白他寫這么明白就還挺坦蕩的...自己的論文請認真仔細對待,同學之間互相反復修改,滿意了再給導師看。每篇論文只允許3次導師修改機會,若超過3次機會,你將失去一作。其實這種規定有部分學生表示還是能理解的,導師的初衷可能是讓大家仔細的研讀每一次的論文修改意見,認真的理解之后進行更改。比如,某社科領域出現過學生直接采納導師標注的"此處需補充案例"建議,卻不甄選適配案例,簡單堆砌數據導致論證邏輯崩塌。這類"機械執行"暴露了學術思考的惰性。還有某理工科團隊發現,學生使用Word的"接受所有修訂"功能后,未檢查公式編號錯位導致論文推導鏈條斷裂。因此,導師設置的"三次修改紅線",可能是在變相激勵學生珍惜每次指導機會。畢竟論文修改本是導師的職責,但將修改次數與署名權掛鉤,本質上將學術指導異化為"計件勞動"。當學生發現導師修改論文的平均耗時(理工科約20小時/篇)遠低于自身實驗周期(通常3-6個月),會形成強烈的價值認知失衡。更有人表示以一作來“威脅”學生,更是讓人覺得制度扭曲,失去的一作都會給誰?在很多論文被搶一作的例子前,也讓很多人對此有疑慮。還有人總結了一份“課題組奇葩要求大賞”,覺得這些要求都體現了學生權益保障的缺失。網上流傳著一張學生咨詢期刊發表的截圖,學生表示,他們課題組要求凡是即將畢業的研究生都要留下一篇文章給導師,歷屆師兄師姐都是如此。如果不遵守規定,很可能會影響到后續讀博與找工作推薦介紹。另有一頂尖985高校傳出,“導師要求博士生5年發表8篇一作SCI論文才能畢業”有網友表示:生化材料方向,一直都是論文屆的卷王之王。甚至已經卷到了圈外。期刊動不動影響因子就是10+,一區的期刊比傳統學科多很多,一年發上千篇文章的TOP刊物比比皆是。所以這么看的要求并不離譜。此前一位博主發布了投稿用戶課題組的要求,并評價到“恩威并施”:嚴格規定早8晚10打卡,課題自己想文章自己寫,組會全英文匯報。如果請假需要自己找時間補上,打游戲、看碟片等行為會重罰。研究生如有問題可以隨時討論,幫學生聯系博后、教職;
當我們將這些形形色色的課題組規則置于學術工業化的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其本質是學術生產關系滯后于科研生產力發展的畸形產物。或許有一些規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導師決定學生能否畢業的生殺大權的大前提下,難免保證結尾走向壞的結局,學術殿堂不應成為規則怪談的試驗場。讓師生關系掙脫量化考核的枷鎖,重建以知識探索為本真的學術共同體。可能是一個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選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